农牧学院
2017-05-20 03:22:00       点击:


  

  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其前身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始建于1958年,如今是青海大学工、农、医、管四大学科中“农”学科为主的教学科研型二级学院,主要培养农、林、牧应用型高级专业技术人才。

  学院位于青藏高原历史文化名城大美青海省会夏都——西宁市北郊,坐落在青海大学校园本部,校园花木繁茂、环境优美,“人文、绿色、园林式”的和谐校园环境,是静心读书育人的理想之地。

  学院现设有农林、动物科学、动物医学和草业科学4个系;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特色实验室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校院级实验中心7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基地17个;拥有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作物学)一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设有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点1个,涵盖农、牧、林、草、食品工程等领域本科专业12个和本科专业方向11个;承担国家级卓越计划项目2项、省级精品课程5门、省级重点课程1门、校级精品课程和重点课程15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千余万元。

  师资力量

  陈刚,男,吉林白山人,1957年生,汉族,中共党员,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青海省政协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理事、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家畜生态学会理事、中国兽医协会理事。

  1988年获北京农业大学农学硕士学位,1997年获中国农业大学农学博士学位,获得青海省优秀教师、青海省优秀专业人才、青海省青年科技专家、小岛奖励金等。联合培养博士生一名,培养青海大学硕士生八名。先后主持国家科技部、省科技厅和农牧厅多项科研项目,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四等奖各一项,并获得多项省级和校级奖励、省级科技成果等。参与政府、企业的草地生态畜牧业建设的政策制定和技术咨询、为青海省海北州生态畜牧业建设联点单位负责人,2017年该项目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与新西兰奥克兰大学深入合作,开展三江源草原生态与植被修复维护工作、三江源湿地空间动态演变保护技术研究,成效显著。合作发现动物寄生虫新种4个,建立1个寄生虫新属,注册3个青海藏羊促毛生长基因,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

  

  

康明,男,甘肃临洮人,1972年生,汉族,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省级骨干教师。1994年毕业于青海畜牧兽医学院兽医专业,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预防兽医学硕士,现任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寄生虫学分会理事。

  主讲动物医学专业《兽医寄生虫学》、《预防兽医学教学生产实习-寄生虫学》、《预防兽医学研究进展》等课程,先后指导硕士研究生7人。获得“小岛奖励金”、青海大学优秀本科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奖、青海大学先进工作者、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农牧学院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海省藏羊住肉孢子虫种类鉴定及血清学诊断方法的建立”、青海省科技厅项目“高原地区捕食线虫性真菌菌株基因测序及同源性分析研究”、青海省农牧厅项目“青海省动物疫病综合防控”等多项科研项目,主持并完成了青海大学三类课程建设《兽医寄生虫学》和青海大学中青年基金项目。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获省级科技成果证书六项,西宁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

    

祁得林,男,1973年4月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2007年6月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得生态学理学博士学位。现任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委员,全国动物学会会员,青海省动物学会理事,青海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青海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入选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青海省“昆仑英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青海省“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拔尖学科带头人,青海大学“12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领军人才。获得青海省青年“五四”奖章和青海省“小岛奖励金”,以及青海省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青海省优秀专家称号。

  长期从事动物分子遗传与生态学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先后承担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动物遗传学》、《分子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动物育种学》、《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等课程的教学任务。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5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项目4项,其中获得省级成果5项, 2009年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主编和参编专著3部,副主编出版教材1部。

  承担《牧草病理学》、《牧草病理学实习》、《微生物学》等本科生课程和《草地有害生物综合防治》研究生课程。

  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青海省科技厅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青海省科技厅出版基金项目1项,青海大学中青年基金项目1项,青海大学高层次人才项目1项;完成科技成果3项。参与国家及省市级课题10项,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教材1部。获中国草学会草业科技三等奖1项,中国草学会优秀论文三等奖1篇,青海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2次,大学生创新项目优秀指导老师1次。

    

唐道城,男,民盟,汉族,四川省蓬安县人,1954年11月出生,1976年参加工作,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农林系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津贴专家,第二届、第三届青海省人民政府参事,教育部学位论文评审委员会专家。曾任民盟青海省第九届、第十届委员会委员、常委,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政协青海省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委员会委员。曾获全国农业科技先进工作者、国家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青海省优秀学科带头人、青海省“十五”先进科技工作者、青海省教学名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与观赏园艺遗传育种、栽培生理的研究及教学工作,主持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47项,获省部级研究成果27项,获科技成果奖12项,选育新品种3个,编制地方标准5个,发表研究论文110多篇,出版著作2部。

  

孙万成,男,汉族,江苏淮安人,1972年1月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1997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食品科学学士学位;2004获得暨南大学食品科学硕士学位,2011年于意大利比萨大学获得动物性产品卫生与检疫博士学位。2015-2016于美国康奈尔大学访学一年。2015年入选青海大学“12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项目中青年学术带头人。主要从事食品科学专业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方向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主讲的课程有《食品生物化学》,《食品发酵工艺学》,《专业英语》。2017-2020年主持青海省科技厅“半乳期与全乳期牦牛乳中支链脂肪酸合成差异机理研究”,2011-2015年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青海藏区矿区周边不同形态重金属胁迫下牦牛机体金属硫蛋白生物标志物研究”,2010-2013年青海省科技厅“评估祁连矿区周边牦牛肉及乳的重金属暴露水平及其胁迫下的牦牛机体响应机制”等课题,并在国内外期刊中发表学术论文23余篇,其中SCI收录3篇,参与国家自然基金2项,参与出版学术专著2部。 

  

 张辉,男,1964年9月出生,陕西大荔人,中共党员,硕士,教授,省级骨干教师。1989年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营养硕士。主要从事动物营养学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承担研究生和本科生《动物营养学》、《饲料安全学》、《高级动物营养学》、《动物营养实验技术》等课程,先后主持和参与课题4项,主编《高原牦牛生产及产品加工》,参编《有机农业》、《畜牧兽医实用新技术》。发表论文20余篇;1997年度获得高校青年教师小岛奖学金。

  

    

赵静,女,汉族,河南淮滨人,1967年9月出生,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1989年毕业于青海畜牧兽医学院,获农学学士学位;1999年7月于中国农业大学获得预防兽医学硕士学位;2014年7月于华南农业大学获得兽医博士学位。现任青海畜牧兽医学会理事、青海实验动物协会理事,中国兽医微生物专业委员会委员。2011年年入选青海省第七批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先后担任本科生和研究生《微生物学》、《基因工程》、《饲料微生物学》、《畜牧微生物学》、《动物免疫学研究进展》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曾获得青海省小岛奖励金、第五届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先进工作者、硕士毕业论文优秀指导教师、农牧学院优秀党员等荣誉和称号。主要从事青藏高原动物常发传染病预防与控制方面的研究。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6项,持有发明专利1项,获得省级成果证书7项,2013年获得西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2016年获得青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先后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

     

李宁,男,汉族,1963年12月出生,籍贯河南南阳,中共党员,硕士生导师,1985年毕业于西农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原西北农学院植保系),毕业后分配至青海大学农学系任教,1999年晋升为副教授职称,2004年晋升为教授职称,2009年5月任命为农牧学院农林系副主任,主持全系工作。承担的主要课程有《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植物病理学》、《园艺植物病理学》、《植物检疫学》等。承担的教学研究项目《加强教学工作管理、培养合格建设人才》获得1997年青海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边教学、边实践、边提高,在实践中提高昆虫学教学水平》获得青海大学教学成果优秀奖。2007年获得青海省青年教师小岛奖励金,发表教学研究论文2篇。多年来主持及参加科研项目13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青藏高原城镇化对水生昆虫多样性的影响机制》、《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青海湖生态系营养结构的历史变迁研究》、《蕨麻优良资源的选育和研究》;国家教育部课题1项《植物源农药-狼毒的开发利用研究》;青海省科技厅项目10项,其他课题4项。获得省级科研成果4项,其中1项为国际先进;申请专利2项,参与编制国家级商品标准1项,参与制定省级技术规程2项,“青海蕨麻1号”2009年通过青海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蕨麻新品种选育、人工驯化栽培及相关生物学基础研究》获得2013年农业部农业科技三等奖,获得2007年教育厅青年教师小岛奖励金。近几年来共发表论文近30多篇。担任中国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青海省农学会理事,青海省植物保护学会理事,青海省农牧区科技信息综合服务平台特聘专家,青海省植物检疫增补检疫对象审定委员会委员,青海省第五批自然科学学术带头人。

     

田  丰,男,1963年3月出生,陕西渭南人,三级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农学会会员。1984年6月毕业于西北农学院农学系。1984年7月至2002年4月在青海省农林学校教,期间2006年-2009年在大通县农广校挂职副校长。2002年5月至今在青海大学农牧学院任教。主要从事作物栽培及田间试验与统计分析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承担农科各专业本科生的《作物栽培学》、《农业生态学》、《农业环境学》、《试验统计方法》的理论教学及其实验、实习教学;承担硕士研究生作物育种专业、作物栽培耕作专业《高级试验设计》、《作物高产栽培理论与实践》的讲授的教学工作。主持青海省科技厅在研省项目《不同农作物对秦艽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2014-ZJ-758),参与青海省在研项目1项《高寒旱区全膜栽培作物缓释专用肥开发研究与应用示范》。2008年主持完成西宁市《红花新品种推广》科研项目、2009年《西宁市郊露地蔬菜间套作及地膜高效栽培技术推广》,参与完成马铃薯育种与栽培,中药材秦艽人工栽培、羌活人工栽培试验示范的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1项,市级科研项目2项。取得省级科技成果5项。在参与的科研项目中,严格按照项目的合同要求执行、进行规范的科学研究,完成示范推广面积。如:在省科技厅《青海秦艽规范化种植技术示范》项目实施过程中,按照秦艽种植技术规范、详细分析了项目实施区的生态条件和生产条件,创造了麻花艽的仿生栽培技术、该技术获得行业专利,专利名称为《一种麻花秦艽仿生栽培方法》,专利号为ZL2010.1.0028071.4。将该技术应用于该项目实施中,起的了节能增效的效果。2015-2016主持在研农牧学院院级项目《生物统计学教改》项目,2011-2012年主持完成校级教研项目《理论教学-实验基地-学生综合素质提高---“作物栽培学”教学模式改革(JY1112012)》,合著专著《马铃薯试验研究方法》ISBN978-7-80233-215-7,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5月出版,《马铃薯高产优质生理特性研究》ISBN978-7-5116-1107-9,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3年.1月出版。参编《作物栽培学(北方本)》教材2部、参编专业书籍《青藏高原有机农业概论》,取得药材种植国家级专利1项,编写地方标准2部,发表专业论文30余篇。被评为2009年青海省农林厅优秀个人,2013年青海大学优秀个人。获西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校级教学项目三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论文一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论文二等奖3项。获得青海大学我心中的好教师荣誉奖。

   王艳萍 ,生于1965年2月 , 1989年7月毕业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获土壤学硕士学位,1989年7月来青海大学农牧学院农林系任教至今。多年来一直从事土壤,植物营养与肥料以及施肥与环境等方面的教学和研究工作。1993.3---1993.7在华中农业大学单科进修,1994—1995年度评为校级骨干教师,1996年获青海大学中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优秀奖,1997年获小岛奖励金,2002----2003年在意大利作为期一年半的进修学习, 2004年评为教授。近年来主要主持和参与青海省大通、湟中、民和、湟源、循化等县的测土配方施肥和耕地地力评价项目                                                                                       

  

李宗仁(1963.6.16---),男,教授,青海大学农牧学院院长,硕士生导师,青海省自然学科学术带头人,青海省骨干教师,国家宝钢奖励基金和青海省小岛奖励基金获得者。任中国农学会耕作学会分会常务理事、青海农学会常务理事、青海农学会耕作分会副理事长,青海省品种审定委员会第三、四、五届委员。获得农牧渔业部“丰收奖”二等奖1项;农牧渔业部“丰收奖”三等奖1项;获青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长期从事高原农作物生产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承担农学本科专业的《作物栽培学》、《耕作学》、《田间试验统计方法》、《保护地栽培》等课程,承担作物栽培与耕作硕士学位点的《高级耕作学》、《作物高产栽培理论》课程。主持国家科技部推广项目和国际合作项目各1项;主持省科技厅项目三项省2项;主持农业部横向项目3项;参加各级各类项目5项。自主育成“青菜豆2号”品种一个。发表论文10余篇;参与出版高等农林院校使用教材《耕作学》全国统编教材1部。

    

芦光新,男,汉族,1974年4月生,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1996年毕业于青海大学农牧学院草业科学系草业科学专业,获农学学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植物病理学专业,获农学硕士学位;2003年12月至2004年12月,作为教育部公派访问学者曾赴日本近畿大学进行合作研究。2012年毕业于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草地微生物多样性专业,获农学博士学位。2013年至2014年,作为教育部青年骨干教师在浙江大学生命科学院嗜极微生物实验室进行合作研究。现主要从事草地资源与生态、高寒草地微生物多样性及功能利用、牧草病害的防治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工作。

                     

 王晋民,女,1967年5月生,山西永济人。教授,硕士生导师。1990年7月本科毕业于西北农业大学(现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土壤农化系;1990年7月在西宁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参加工作,1997年10月调入青海大学农林系任教至今。

 研究方向:蔬菜栽培 植物营养

 开设课程:承担本科生的《蔬菜栽培学》、《作物施肥原理与技术》和硕士研究生《植物组织培养》等课程的讲授。

  科研项目与学术成果

  主要研究领域为植物营养调控、蔬菜栽培等。先后主持完成了青海省科技厅项目《外源硒对胡萝卜硒富集性和生化活性影响的研究》、《青海野生草石蚕资源调查与开发利用》、《基于青海富硒土壤资源的优势蔬菜硒富集性和营养品质研究》和西宁市科技局项目《中药材菜用化栽培引种示范》;参加青海省科技厅项目5项。发表科研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12篇。

  代表性论文

  [1] 刘超,王晋民,魏廷珍等.青海乐都富硒区6种主要蔬菜富硒能力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05

  [2] 王晋民,赵之重,李国荣.硒对胡萝卜含硒量、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06,02

  [3] 王晋民,王俊鹏. 栗钙土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性及采样方法研究[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6,05

  [4] 王晋民,赵之重,沈增基. 叶面施硒对青花菜含硒量及产量与品质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03

  [5] 王晋民,段冰. 叶面施硒对几种蔬菜硒富集和产量的影响[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07

    


上一篇: 长江学者马宏伟教授
下一篇: 藏医学院

分享到: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