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工程系网址:http://dzgc.qhu.edu.cn/

【基本情况】青海大学地质工程系成立于2007年5月28日,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对口支援、青海省自然资源厅联合共建。设系办公室、教学管理部、学生管理部、研究生管理办公室、实验教学中心5个职能部门和资源勘查工程教研室、测量教研室、地质工程教研室3个教研室。现有资源勘查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3个本科专业;拥有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并下设矿产普查与勘探、地质工程、地球探测与信息技术3个专业招收硕士生;拥有土木水利类-测绘工程方向专业硕士学位点。其中,资源勘查工程专业2008年入选国家级特色专业、2020年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2022年测绘工程、地质工程专业均入选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项目。
【高层次教师队伍建设】现有教职工43名,其中专任教师37名,专职实验员2名,行政管理人员4名,在专任教师中有教授5名,副教授11名,高级职称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43 %。具有博士学位27人(含3名博后),在读博士4人,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72 %;教师中具有半年以上海外学习经历的教师比例超过10.8%。教师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6人,教学名师2人。教师先后入选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人才计划”、 青海省“昆仑英才”专业技术领军人才、青海省“昆仑学者”、青海省高校“135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学术领军人才、青海省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学科带头人等国家级、省部级人才计划共计20余人;拥有教育部地质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青海省优秀专家、中国地质学会工程地质专业委员会委员、国际工程地质与环境协会会员等数名专家教授。参与建设“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3个教学研究团队;拥有青海省“昆仑英才·高端创新人才计划”创新创业团队、青海大学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创新团队等省级和校级教学科研团队3个。
【实验室与教学基地建设】地质工程系拥有资源勘查工程实验室、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中央与地方联合共建优势特色学科实验室等4个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校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实践教学基地,10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共设10个专业分实验室,实验室总建筑面积为1360㎡,教学仪器设备总值3025万元;拥有青海互助北山地质认识实习实践教学基地、正在建设青海大学湟源地质填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
【本科生与研究生培养】目前,地质工程系3个本科专业毕业生共计1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2023年,在校本科生人数为573人,在校研究生人数67人。先后推荐资源勘查工程、地质工程、测绘工程3个本科专业20余名优秀毕业生,分别前往清华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科学院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矿业大学、中南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参加“天宇杯”全国大学生测绘技能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大赛,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共30余项。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地质工程系教师积极申报科研项目,先后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基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青藏高原第二次综合科学考察研究项目、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资助项目,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青海省科技专项资助项目、中国地质调查局资助项目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共计30余项,累计科研到账经费达1200余万元。近年来教师发表学术论文共计60余篇,其中SCI、EI检索收录论文为2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3部,授权发明专利、实用新型授权专利10余件。2016年获得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1项;2021年获得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研究成果获得国际领先、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共计6项。
【学术交流与合作】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活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40余位专家教授,利用青海大学夏季小学期前来学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国韦德纳大学等国外知名高校的专家学者前来学校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为地质工程系师生做了精彩的学术报告。利用国家留学基金委西部计划项目,地质工程系先后有18名教师前往新西兰奥克兰大学、美国韦德纳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英国东伦敦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英国南岸大学、德国吉森大学、日本帝京大学、美国雪城大学、英国诺丁汉大学等知名学府,开展做博士后、访问学者、培训学习等方面的活动;与此同时,积极加强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兰州大学、长安大学、中科院青海盐湖所、中科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等国内高校和科研院所之间的联系与合作,从而有力地促进了地质工程系教师教学和科研水平显著提升。

访问次数:次